人間通訊社

2025年08月14日 星期四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教育人文> 人間佛教特別興趣群 探討人工智慧翻譯與入世佛教洞見

教育人文

字級

人間佛教特別興趣群 探討人工智慧翻譯與入世佛教洞見

【人間社 Sioh Yang Tan 澳洲臥龍崗報導】 2025-03-21
人間佛教特別興趣群(Humanistic Buddhism Special Interest Group, HB SIG)於年 3月18日舉行本年度首次會議,共有36位來自不同領域、不同地區的與會者參加。由伊利諾大學芝加哥分校(University of Illinois Chicago)的有恆法師,以及佛光山菲律賓萬年寺住持妙淨法師發表演講。

有恆法師發表關於「佛光AI翻譯器」(Buddha’s Light AI Translator)的研究報告。目前,只有10%的中文佛教典籍被翻譯成英文,應用機器翻譯將有助於提升中文佛典翻譯的產量與品質。儘管市面上已有Google翻譯、DeepL、ChatGPT 和DeepSeek等通用翻譯工具,但其數據來源不對外開放,對佛教專業內容的翻譯準確度亦仍有待提升。

「佛光AI翻譯器」是佛光山與國際佛光會義工一起投入,基於「人間佛教語料庫」開發的。該工具運用神經機器(neural network)翻譯技術,利用高品質佛教翻譯資料作訓練;與其他通用翻譯工具相比,更能符合佛教語境的需求,可大幅提升佛典翻譯的效率,以及縮短後續編輯時間。有恆法師表示,下一步計畫將測試翻譯器在比較不同譯本上的能力。在問答環節中,與會者Irene Logis和Magali Goirand提出關於AI翻譯對譯者工作的影響等問題。有恆法師回應,翻譯沒有「完美」可言,AI工具能加速翻譯過程,但仍須依賴人類審閱與修訂,以確保最終譯文的質量。

接著,妙淨法師探討「人間佛教與入世佛教的重點」。法師指出,人間佛教與入世佛教皆以大乘菩薩道精神為本,讓佛教走出寺院、走向社會,關懷世界,利益眾生。強調兩者皆秉持佛陀本懷,懷抱希望,啟發個人以實際行動推動改變;落實佛法的智慧與慈悲於現世,益世化人。雖有形式上的差異,實際上皆強調透過人格養成來推動正向的社會轉變。

南天大學應用佛學研究生圓賢法師感謝妙淨法師的分享。她表示,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與一行禪師提供不同的修行資糧,讓許多人受益良多。期待未來能有機會與大家共同探討兩位大師的思想。

人間佛教特別興趣小組(HB SIG)由南天大學人間佛教中心發起,並獲澳洲星雲大師教育基金會的支持。人間佛教中心主任覺瑋法師感謝兩位講者的分享。下一次會議訂於7月舉行,歡迎關心人間佛教研究者參與。更多資訊請參閱 https://www.nantien.edu.au/about-us/humanistic-buddhism-centre/research/sig/



12345678910第1 / 416頁
追蹤我們